中考语文命题病历:第4例|2011年北京卷说明文——诊断:语言啰嗦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2:08    点击次数:99

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,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,欢迎点击上方的“水寒说语文”关注。

2025年第六十三期(总第935期)

【注】图片由AI绘制

来看2011年的北京卷说明文中的第③段:

③在发生核泄漏时,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,也可通过皮肤、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内,引起内照射伤害;在各类辐射中,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,会使人受到外照射伤害。人体在遭受辐射后,由于照射剂量和时间长短不同,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,最大的风险是增加癌症、白血病、畸变、遗传性疾病的患病率,甚至影响几代人的健康。最典型的例子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。当时,由于风向的关系,估计约有60%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上,经研究发现,白俄罗斯的小孩患甲状腺癌的比例快速增加。

③在发生核泄漏时,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,也可通过皮肤、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内,引起内照射伤害;在各类辐射中,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,会使人受到外照射伤害。人体在遭受辐射后,由于照射剂量和时间长短不同,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,最大的风险是增加癌症、白血病、畸变、遗传性疾病的患病率,甚至影响几代人的健康。最典型的例子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。当时,由于风向的关系,估计约有60%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上,经研究发现,白俄罗斯的小孩患甲状腺癌的比例快速增加。

展开剩余56%

该段如果粗略地快速阅读,可能发现不了什么问题,但如果细读,则会看到很多语言表达啰嗦的地方。说明文语言讲究科学、严谨、准确,其中应该包含简单、明了之意,所以,能简洁的,就不要啰嗦。

1.“在发生核泄漏时”,可以把“在发生”去掉,“核泄漏时”这个表达本身已经很清楚很明了。

2.“吸收进入人体内”改为“进入人体”即可,“吸收”与“进入人体内”重复。而且,进入人体,一定是内,不可能是外,所以,“内”也完全可以去掉。

3.“由于照射剂量和时间长短不同”,前边已经说了照射,这里可以把“照射”省略,说时间,这里一定指“长短”,所以,“长短”也可以省略,改为“由于剂量和时间不同”更简洁。

4.“当时,由于风向的关系”,改为“当时由于风向”即可,“的关系”省略完全没关系。

5.“经研究发现,白俄罗斯的小孩患甲状腺癌的比例快速增加。”该句中的“经”没有必要,前面已经有“白俄罗斯的土地上”后一句可以直接用“当地”替代,“的小孩”也可以修改为“儿童”。

整体调整后,该文段可以修改成下面这样:

核泄漏时,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、皮肤、伤口或消化道进入人体,引起内照射伤害;在各类辐射中,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,会使人受到外照射伤害。人体在遭受辐射后,因剂量和时间不同,会出现不同程度损伤,最大风险是增加癌症、白血病、畸变和遗传病的患病率,甚至影响几代人健康。最典型的例子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。当时由于风向,约60%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上,研究发现,当地儿童甲状腺癌比例迅速上升。

核泄漏时,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、皮肤、伤口或消化道进入人体,引起内照射伤害;在各类辐射中,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,会使人受到外照射伤害。人体在遭受辐射后,因剂量和时间不同,会出现不同程度损伤,最大风险是增加癌症、白血病、畸变和遗传病的患病率,甚至影响几代人健康。最典型的例子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。当时由于风向,约60%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上,研究发现,当地儿童甲状腺癌比例迅速上升。

与考试所给文段相比,修改后的文段,减少了近40字,相当于全段字数减少了七分之一,但意思没有变化,更简洁了。

虽然我在给别人挑毛病,但我很清楚我自己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,所以我常常告诫学生,要有意识从小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,然后方可受益终生。小时候的表达习惯不好,长大后哪怕意识到了问题,想要改正,也因为惯性的原因,很难有根本性的改观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
上一篇:中国神华:拟进行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重庆彩票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